来源:大象IPO第十七届发审委被市场称为“史上最严发审委”。主要是因为第十七届发审委自从2017年10月17日开始履职以来,就一直以从严发审而著称。原本,发审委一年换一届,进入今年10月,第十七届发审委就该“功成身退”了。但证监会基于多方面的原因,未对第十七届发审委及时换届,而是让第十七届发审委“超期服役”,直到2019年1月18日才公示新一届发审委名单。严审常态化:167家过会,92家被否从大发审委的问询情况来看,所问的问题也更加细化,由以往的以财务指标论英雄转为注重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更侧重询问细节,除了业绩方面,关联交易、内控制度、股权问题等各种细节都会被问询。据大象君统计,第十七届发审委在任期间共审核261家首发企业,其中167家获通过,92家被否,还有2家暂缓表决,整体过会率为63.98%(暂缓后再上会以最终结果为准,不包括取消审核企业)。如果算上全部暂缓表决次数,各月IPO审核通过情况如下:数据来源:Wind,统计制图:大象IPO2017年10月以来,大发审委每周平均审核3-4家企业,2018年1月份上会企业数最多,达45家次,通过率也是各月份中最低的,低至40%。另外,15家暂缓表决企业中有13家已二次上会,仅剩2家暂缓。IPO“堰塞湖”消退大发审委刚上任时,为IPO解决“堰塞湖”问题,审核提速,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每月都有三四十家企业上会。堰塞湖在规模上于2016年6月达到巅峰,IPO排队待审企业数量接近700家,随着IPO审核速度提速,待审企业数量开始逐步下降。另外,现场检查、IPO被否决3年内不得借壳上市的新规和严审等原因也使得大批企业撤回材料,目前还在排队中的企业降到260家左右,IPO“堰塞湖”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过会率先降后升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各月的过会率情况,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相比而言,2019年1月的通过率80%,...
2019
-
01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