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综合自大象IPO、投资家等据wind统计,截至1月25日,2019年提交了IPO辅导登记备案受理,且未进去排队阶段的企业共有27家。其中,多家科创类企业提交IPO辅导备案文件。有分析认为,很可能是瞄准“科创板”。证监会网站1月21日公告,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澜起科技”)已于14日向上海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公示资料显示,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 年 5 月 27 日,2018 年 10 月 29 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以芯片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提供高性能且安全可控的服务器 CPU、内存模组以及内存接口芯片解决方案。澜起科技是国内知名的芯片独角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会成为科创板第一批上市企业。目前A股公司中,新华文轩(601811)、中原高速(600020)、华西股份(000936)等间接参股澜起科技。此前,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也提交了IPO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海通证券、长江证券。中微半导体是集成电路设备领域的明星公司。浙江证监局于1月15日公告称,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IPO辅导备案文件。据悉,虹软成立于2003年,是计算机视觉行业领先的算法服务提供商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三星、华为、OPPO、vivo等知名设备制造商提供个性化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2019年IPO辅导登记备案受理企业数据来源:Wind,统计制图:大象IPOIPO辅导登记备案受理企业中还有几家是瞄准“科创板”的呢?大家可以猜猜看。2019年科创板上市预测据媒体报道,科创板预计最早于二季度末推出,首批试点大概率出自券商辅导项目。这些项目一般具有冲刺A股上市的盈利能力,满足IPO审核51条。近期市场关注的红筹和VIE架构在互联网初创企业中较为普遍,预计征求意见稿不会锁死其上市的可能性,但很难作为首批登陆科...
    2019 - 01 - 29
  • 来源:大象IPO(ID:daxiangipo);转载请注明来源2018年已走到尾声,随着12月25日最后一场IPO审核通过,2018年全年IPO审核也正式宣告结束。回顾今年IPO审核成绩单,2018年1-12月共有172家拟IPO企业上会(不含取消审核IPO企业,二次上会以最终结果计算),其中过会111家,通过率为64.53%,被否59家,暂缓表决2家。那么,2018年各IPO中介机构通过率如何?哪些中介机构成为今年的赢家,项目数最多,通过率最高?大象IPO通过对2018年1-12月A股IPO中介机构的通过率统计分析,发现:1、11-12月IPO过会率明显回升。证监会每周安排3家左右企业上会,除4家在上会前夕取消审核外,近两月正常上会的21家企业,通过18家,仅3家被否,通过率高达85.71%。2、大机构在项目量上有集中趋势,有实力的中介机构项目优势尤为凸显。但在通过率方面各机构差异较大,也有部分中小机构逆袭成为黑马。3、34家机构的IPO通过率为100%:券商15家,会所8家,律所11家。通过率百分百的大多都只有1-2家项目。通过率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券商是华泰联合证券;会所是毕马威华振;律所是北京市君合、上海市广发。项目量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券商是中信证券;会所是天健;律所是国浩。4、18家机构全军覆没(IPO通过率为0):券商8家,会所2家,律所8家。通过率为0的中介机构中,各家项目都只有1-2家,影响不大。011-12月各月IPO数量及通过率来源:证监会;制图:大象IPO(ID:daxiangipo)2018年1-12月过会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月上会数包括暂缓表决)1月份上会数量最多,过会率也最低。1-5月过会率从40%一路上升到76.92%;6月份上会数和过会率较低;7月份审核明显加快,每周有4-5家企业上会,过会率也有提升;8月上会数减少,审核再度放缓;9-10...
    2019 - 01 - 25
  • 科创板、注册制真的来了1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获批昨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要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要稳步试点注册制,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2中金公司:重点关注13方面政策预期中金最新报告表示,综合有关科创板最新进展的报道,我们对科创板的细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预期:注册制:信息核查职能重心或转移至交易所,注册制背景下的发行节奏也是二级市场关注的焦点。投资者准入门槛:个人投资者门槛或将兼顾流动性和稳定性需求。发行制度:有望实施更为市场化的询价制度安排。“绿鞋”机制及战略投资者:如若询价机制放开,两项机制或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IPO上市条件:尚未盈利的优质成长企业有望准许在科创板上市。同股不同权公司仍有望登陆科创板。交易机制:连续竞价交易势在必行。做市商:增加流动性的补充制度安排。涨跌幅限制:现有涨跌停限制可能有所放宽或取消。股价波动调节机制:助力投资者理性投资。每手股数:不排除可由企业自行设定。停牌机制:逐步向国际化接轨。T+0:有望弥补由投资者门槛限制带来的流动性不足。但能否施行依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退市机制:绩差股、垃圾股或限制从严。中金表示,科创板时间表及市场规模预估:1)近期或出台科创板规则征求意见稿;2)2019年上半年之前或迎来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3)初步预期2019全年的科创板上市企业或在150家左右,粗略预估募资规模500-1000亿元;4)未来科创板有望吸引体量更大的海外...
    2019 - 01 - 25
  • 来源:大象IPO第十七届发审委被市场称为“史上最严发审委”。主要是因为第十七届发审委自从2017年10月17日开始履职以来,就一直以从严发审而著称。原本,发审委一年换一届,进入今年10月,第十七届发审委就该“功成身退”了。但证监会基于多方面的原因,未对第十七届发审委及时换届,而是让第十七届发审委“超期服役”,直到2019年1月18日才公示新一届发审委名单。严审常态化:167家过会,92家被否从大发审委的问询情况来看,所问的问题也更加细化,由以往的以财务指标论英雄转为注重数据背后的真实情况,更侧重询问细节,除了业绩方面,关联交易、内控制度、股权问题等各种细节都会被问询。据大象君统计,第十七届发审委在任期间共审核261家首发企业,其中167家获通过,92家被否,还有2家暂缓表决,整体过会率为63.98%(暂缓后再上会以最终结果为准,不包括取消审核企业)。如果算上全部暂缓表决次数,各月IPO审核通过情况如下:数据来源:Wind,统计制图:大象IPO2017年10月以来,大发审委每周平均审核3-4家企业,2018年1月份上会企业数最多,达45家次,通过率也是各月份中最低的,低至40%。另外,15家暂缓表决企业中有13家已二次上会,仅剩2家暂缓。IPO“堰塞湖”消退大发审委刚上任时,为IPO解决“堰塞湖”问题,审核提速,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每月都有三四十家企业上会。堰塞湖在规模上于2016年6月达到巅峰,IPO排队待审企业数量接近700家,随着IPO审核速度提速,待审企业数量开始逐步下降。另外,现场检查、IPO被否决3年内不得借壳上市的新规和严审等原因也使得大批企业撤回材料,目前还在排队中的企业降到260家左右,IPO“堰塞湖”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过会率先降后升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各月的过会率情况,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相比而言,2019年1月的通过率80%,...
    2019 - 01 - 23
Copyright ©2018 - 2019 深圳大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
公司地址:中国·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6008号深圳特区报业大厦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