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首批16家过会企业净利润和审核关注点分析!本周一周二,上交所和深交所披露了首批上会的主板企业,共16家主板企业陆续上会,16家IPO上会企业审核全部通过。其中,沪主板7家,深主板9家。那么,全面注册制下的沪深主板IPO审核重点关注哪些问题?从净利润角度分析这16家企业凭何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16家企业净利润分析全面注册制改革后,对主板IPO上市企业提出新的市值及财务指标要求:《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3.1.2 境内企业申请在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市值及财务指标应当至少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一项: (一)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5 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 万元,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1 亿元或者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0 亿元; (二)预计市值不低于 50 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6 亿元,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 1.5 亿元; (三)预计市值不低于 80 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8 亿元。16家企业最近一年的平均净利润为4.45亿元,净利润中位数为1.28亿元。净利润最高值为247,152.30万元,最低值为6170.22万元。16家企业没有出现最近一年净利润低于6000万元的,最近一年净利润在1~2亿之前的企业最多,共6家,占37.5%;净利润在10亿以上的企业有2家,占12.5%。净利润最高的两家企业分别是:中信金属,最近一年净利润为22.15亿元,报告期内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9.53%;陕能股份,最近一年净利润为24.72亿元,报告期内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82.25%,也是16家企业中复合增长率最高的。数据来源:大象...
2023
-
03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