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大象君更新研究了截止到2022年1月9日的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不同板块之中的企业净利润情况(不扣非),而在对海量的企业财务数据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研究中,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接下来我们将以板块区分为出发点,分级分层的挖掘不同板块的的企业特性及共性,共性被我们归类整合成为观点的支撑数据,特性则将被我们分情况讨论,作为一种参考供各位探讨。净利润区间占比概况我们研究了2020年以来至2022年1月9日以来的所有上市企业上市前一年的净利润情况,以净利润区间作为划分,为大家对比不同板块之间上市企业的量级有什么不同。一、创业板创业板首发上市企业共306家,其中2020年上市企业107家,2021年上市企业共199家。数据来源:大象研究院总结:创业板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5000万~1亿和1~10亿之间,且从图标上可以明显感受出其集中程度相当高。二、科创板科创板首发上市企业共307家,2020年上市企业145家,2021年上市企业162家。数据来源:大象研究院总结:科创板的上市企业虽然也主要集中在5000万~1亿和1~10亿之间,但与科创板相比,集中程度较低,各区间的的分布较为平均,整体分散度较高。三、北交所北交所首发上市企业共83家,2020年注册上市企业有41家,2021年注册上市企业有42家。 数据来源:大象研究院总结:北交所作为市场补型选手,对于中小企业的偏好溢出水面,0~5000万区间的占比以绝对优势胜出。三个板块中,2020 年创业板和科创板占比最大的都是5000万~1亿的企业,占比分别为63.55%和47.59%;2021则有了新变化,科创板上市企业占比最大的区间由5000万~1亿转为1亿~10亿,占比为40.74%,而创业板虽占比有所下降,但仍为5000万~1亿区间占比大,为54.27%。北交所则从2020到2021年间占比最大的结尾净利润为正且小于5000万的...
2022
-
01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