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盈利也能IPO?A股已有32家成功案例,三家券商保荐了近2/3

日期: 2022-03-03
浏览次数: 451
据大象君了解,目前A股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都对IPO企业的盈利有要求,而科创板及北交所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

主板上市要求3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创业板方面,上市标准要求“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6月发布的创业板规则显示“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但一年内暂不实施,一年后再做评估”,目前还未有明确标准出台。


那么,截至目前,有多少家IPO时未盈利企业成功登陆了A股,它们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北交所1家IPO时尚未盈利


具体来看,北交所方面,允许尚未盈利企业上市,但需满足预计市值不低于 15 亿元,最近两年研发投入合计不低于 5000 万元。


目前北交所上市时未盈利企业仅1家,为诺思兰德,医药制造业,专业从事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蛋白质类药物和眼科用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首发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

尚未盈利也能IPO?A股已有32家成功案例,三家券商保荐了近2/3


科创板31家企业IPO时尚未盈利


据大象君统计,截至2022年2月14日,科创板共有389家上市企业,其中31家IPO时尚未盈利。(尚未盈利:公司上市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
从上市日期来看,尚未盈利公司大多集中在2020年在科创板上市,最近的一家希荻微的上市时间是在2022年1月21日。
截至2月14日,31家企业中市值最高的是中芯国际,高达4015.20亿元;排在第二的是百济神州,市值为1513.10亿元;其次是康希诺,市值为626.00亿元。
尚未盈利也能IPO?A股已有32家成功案例,三家券商保荐了近2/3

1、中金公司保荐项目最多
从科创板IPO时尚未盈利的上市企业的保荐机构来看,
中金公司保荐项目最多,有9家;
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并列第二,各有5家;
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并列第三,各有3家。
尚未盈利也能IPO?A股已有32家成功案例,三家券商保荐了近2/3


注:联合保荐都拆开来计算


数据来源:大象研究院
2、上海、北京、江苏企业占7成
从科创板IPO时尚未盈利的上市企业的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分布来看,
上海市的企业最多,有10家;
北京市排在第二,有9家;
江苏省排在第三,有4家。
尚未盈利也能IPO?A股已有32家成功案例,三家券商保荐了近2/3
数据来源:大象研究院
3、大多数企业选择上市标准五或标准四
从科创板IPO时尚未盈利的上市企业的所属上市标准来看,有11家未盈利企业在上市申报之时选择了第五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外,10家企业选择了第四套标准,即“市值预计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人民”。
6家企业选择了第二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研发近三年累计投资不低于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15%
3家选择科创板红筹股上市标准二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红筹企业指注册地在境外、主要经营活动在境内的企业。
1家选择科创板特殊表决权上市标准二,即“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的发行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科创板五大标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标准一侧重于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考察,尤其是近两年的盈利能力,标准二主要的关注点在于企业的研发支出,具体要求为企业的研发投入必须占比企业近三年累计营业总收入的15%及以上,标准三关注的是企业近些年的现金流量,尤其是经营现金流,标准四主要针对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关注点在于其市场份额及规模大小,标准五注重对企业的行业前景以及对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进行考察。
尚未盈利也能IPO?A股已有32家成功案例,三家券商保荐了近2/3
数据来源:大象研究院
4、主要来自医药制造业
从科创板IPO时尚未盈利的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
医药制造业企业最多,有12家;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在第二,有9家;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排在第三,有5家。
尚未盈利也能IPO?A股已有32家成功案例,三家券商保荐了近2/3
数据来源:大象研究院
科创板IPO时尚未盈利的上市企业的主营产品类型:
尚未盈利也能IPO?A股已有32家成功案例,三家券商保荐了近2/3


IPO时尚未盈利企业问询问题


对于IPO时尚未盈利的企业,监管层的重点又放在了哪里?
大象君发现,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监管层在问询时更关注未盈利企业所处行业情况以及核心技术、未来的战略目标和布局,以及公司针对未来几年市场和财务预期所制定的管理措施,要求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成因及对可持续经营等方面的影响
根据《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科创公司尚未盈利的,应当充分披露尚未盈利的成因,以及对公司现金流、业务拓展、人才吸引、团队稳定性、研发投入、战略性投入、生产经营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第二项的要求,“尚未盈利或最近一期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发行人,应充分披露相关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未来一定期间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收入无法按计划增长的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或服务无法得到客户认同的风险,资金状况、业务拓展、人才引进、团队稳定、研发投入等方面受到限制或影响的风险等。未盈利状态持续存在或累计未弥补亏损继续扩大的,应分析触发退市条件的可能性,并充分披露相关风险。”
案例一】苏州泽璟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
监管层在问询中提到,请发行人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问答》第二个问答的要求,补充披露相关原因分析、影响分析、趋势分析、风险因素、投资者保护措施及承诺等;并请保荐机构及会计师充分核查上述情况,对发行人最近一期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是否影响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明确发表结论性意见。
泽璟制药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中提到,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仍处于产品研发阶段、研发支出较大,且报告期内因股权激励计提的股份支付金额较大,导致公司存在较大的累计未弥补亏损。
【案例二】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
监管层在问询中提到,请发行人根据《审核问答》问题 2 的要求,完善“二十一、未来可实现盈利的前瞻性信息”的披露,补充关于达到盈亏平衡状态时主要经营要素需要达到的水平的预测,并提醒投资者在决策时审慎使用,简化关于公司实现盈利保障的披露。


奇安信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中提到,目前,随着公司四大研发平台基本建设完毕,公司的额外研发需求将逐渐降低,研发效率将极大提升,有利于公司在新兴领域取得先发优势。此外,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收入规模最大的网络安全公司,规模效应逐渐显现,预期未来将实现盈利。

【案例三】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

监管层在问询中提到,产品商业化后能否实现预期盈利。根据公开发行说明书,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大额累计亏损。同时,发行人 已开展多轮融资。此外,发行人 3 款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拟新建相关生产基 地,资金需求持续增加。发行人补充披露及说明实现盈利的风险和预计情况。

诺思兰德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中提到,未来发行人将根据后续自主开发新药投产、扩产以及 CMO/CDMO 业务需要,适时扩建生产线,满足药品生产及其产能要求,以实现公司业务发展目标和规划;客观开展市场调研,掌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市场,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主要采取“定点示范医院+学术推广”营销模式,快速建立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市场占有率;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激励和 福利体系,建立高效的科研、经营和管理核心团队,规范经营,开拓国内外市场, 提高主营业务收入,在尽早实现扭亏为盈基础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净利润为负企业被否原因


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14日,北交所没有净利润为负的被否企业;科创板IPO被否企业共有12家,其中IPO时尚未盈利的企业有3家。
以这3家企业的审核关注点来看,净利润并不是导致被否的的直接原因。
尚未盈利也能IPO?A股已有32家成功案例,三家券商保荐了近2/3
科创板对财务指标的包容性明显强于其他板块,对于掌握核心技术的“硬核科技”而言,净利润从来不是问题,比如专注于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创新型药物的“百济神州、”国内AI芯片龙头“寒武纪”、行业内最早实现AMOLED量产的境内厂商“和辉光电”,具有广义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平台级混合云ICT厂商和服务商“青云科技”等。所以,净利润亏损企业要想成功突围,前提必须要“硬核”。

结语


目前,尚未盈利企业上市可以选择科创板和北交所,但需要市值、研发投入/营收等满足条件。

科创板及北交所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部分,而且在强化信息披露前提下,进一步体现出了A股其他板块无法拥有的包容性。

总体而言,科创板不太看重上市前是否盈利,关注重点在硬科技,对未盈利企业的市值要求比北交所高。而北交所是唯一明确提出服务中小企业的交易所,显著特点是发行人必须是连续12个月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上市的创新型上市公司。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所以间接融资、短期融资在这方面常常会感觉力有不逮,长期资本才是引领和催化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

对于未盈利的企业,使用简单的PE推算比较难估计股价,要看其产品的市场前景、核心技术等众多因素来判断估值。

除了目前已上市的未盈利企业外,未来A股还会有更多IPO时未盈利企业出现。

Copyright ©2018 - 2019 深圳大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
公司地址:中国·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6008号深圳特区报业大厦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