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2月31日蓝箭电子、华依科技两家企业过会,2020年IPO审核告一段落,大象投顾有幸担任了这两家企业的IPO咨询机构,2020年也完美收官。
回顾2020年A股IPO情况,1-12月首发上会公司合计620家,其中科创板224家、创业板213家、主板124家、中小板59家。
从2020年IPO上会结果来看,上会的620家企业,通过605家,被否9家,暂缓表决6家,通过率高达97.58%。
对比来看,2019年上会公司数量为269家,通过率为91.82%,2020年上会公司数量同比增长130.48%,通过率增长5.76%。
据统计,2020年上会的620家企业,IPO中介机构包括66家券商、31家会计师事务所和66家律师事务所,目前榜单上的中介机构在2020年IPO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
据统计,2020年,共有66家券商投行担任了上会企业的IPO保荐机构。并列第二的是,海通证券、中信建投,各有47家项目上会。2020年1-12月,前三保荐机构项目量占比为24.68%,投行马太效应显著。
对比来看,2019年保荐机构项目量排在前列的是广发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及中信证券,而2020年,海通证券项目量提升明显,从去年第13名,提升到第2名。
大象IPO前一天发布的文章:2020年IPO中介机构上市项目排行榜(券商、会所、律所)提到,上市项目量第一是中信建投,第二是中信证券,而海通证券、民生证券及中金公司并列第三,可见,上会与上市排名有所不同。

注:联合保荐拆开来计算
据统计,2020年共有31家会计师事务所担任了IPO上会企业的审计机构。
其中,表现最突出是天健,有124家项目上会;
排在第二的是,立信,有96家项目上会;
排在第三的是,容诚,有59家项目上会。
2020年1-12月,前三的会计师事务所项目量占比为45%。

数据来源:大象研究院
据统计,2020年共有66家律师事务所为IPO上会企业提供了法律服务。
排在第一的是,中伦,有59家项目上会;
排在第二的是,锦天城,有53家项目上会;
并列第三的是,金杜,各有42家项目上会。
2020年1-12月,前三的律师事务所项目量占比为24.84%。排名前列的律所项目量差距不大,竞争激烈。

证监会披露的IPO排队企业名单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8日,传统IPO在审企业数量为190家,其中,主板130家,中小企业板60家。传统IPO排队数量逐月减少,此前的IPO“堰塞湖”现象明显缓解。
科创板方面,截至12月31日,有134家已受理未上会企业,其中已受理36家,已问询94家,中止及财报更新4家。
创业板方面,截至12月31日,有324家已受理未上会企业,其中受理78家,问询216家,中止30家。
年底,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改革继续发力,12月14日,沪深交易所同时就新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计划优化退市标准,简化退市流程,强化退市监管,引发了市场的热议。
在全面注册制即将来临的资本市场新时代,新退市制度需要与IPO注册制相匹配,来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这次监管层对退市制度进行的是系统性的安排,考核主营业务、营收规模、盈利、信息披露、财务审计、股价、市值和违法违规等综合因素,对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又有哪些IPO中介机构更能适应新的市场生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