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随着上海黄浦江畔上市钟声的敲起,科创板正式开市。截至9月12日,科创板上市企业337家,共计1271个募投项目,计划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571.12亿元。大象君对科创板开市以来337家上市公司募投项目进行梳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募投项目数量为4个的企业数量最多,有107家,占比31.75%;生产类募投项目数量最多,共计431个,占比33.91%;生产类项目拟募集资金占首发募集资金比重最大,占比44.61%;研发类募投项目企业数量最多,共计283家,占比83.98%。
截至9月6日,创业板注册制上市企业188家,设计研发类募投项目企业共计122家,占比64.89%,科创板上市企业设计研发类募投项目比例高出创业板注册制上市企业近20%。
据大象研究院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12日,科创板上市企业共337家,计划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571.12亿元,共计1271个募投项目,每家企业平均募投项目个数为3.77个。募投项目数量为4个的企业数量最多,有107家,占比31.75%;其次有101家企业募投项目数量为3个,占比29.97%;
有52家企业募投项目数量为2个,占比15.43%。
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1、最多募投项目的企业情况
铁建重工以21个募投项目数量成为科创板最多募投项目的企业,计划投入募集资金77.87亿元;
公司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围绕主营业务进行,合计投资额为79.44 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77.87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与应用、生产基地建设、补充流动资金3个方面的项目,占拟投入募集资金比例分别为43.75%,17.72%,38.83%。
此次募集资金重点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技术层面将对公司现有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性技术难题进行突破,基础设施层面将改善公司现有研发场所,有利于更好的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引领地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最少募投项目的企业为八亿时空、芳源股份、瀚川智能、龙腾光电、瑞华泰、申联生物,这6家企业仅有一个募投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八亿时空:公司主营业务是液晶显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高性能薄膜 晶体管 TFT(Thin Film Transistor)等多种混合液晶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清电视、 智能手机、电脑、车载显示、智能仪表等终端显示器领域。
此次IPO拟募资3.10亿元,将用于年产 100 吨显示用液 晶材料二期工程项目。
芳源股份: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池 NCA 正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商,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 销售,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制造,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电动工具、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此次IPO拟募资10.5亿元,将用于年产 5 万吨高端三元锂电前驱体(NCA、NCM)和 1 万吨电池氢氧化锂项目。
瀚川智能: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智能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汽车电子、 医疗健康、新能源电池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 助力制造行业客户实现智能制造。此次IPO拟募资4.68亿元,将用于智能制造系统及高 端装备的新建项目。
龙腾光电:公司是国内知名的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商,主要从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 器(TFT-LCD)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 车载和工控显示系统等终端产品。此次IPO拟募资15亿元,将用于IGZO 金属氧化物面板生产线技改项目。
瑞华泰:公司专业从事高性能 PI 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系列包括热控 PI 薄膜、电子 PI 薄膜、电工 PI 薄膜等,广泛应用于柔性线路板、消费电子、高速轨道交通、风力发电、5G 通信、柔性显示、航天航空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此次IPO拟募资4亿元,将用于嘉兴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项目。
申联生物: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 产品为猪口蹄疫疫苗。公司产品猪口蹄疫 O 型合成肽疫苗(多肽 2600+2700+2800)在全国猪口蹄疫疫苗产品中单品销售额 排名分别为第一、第一、第三。
此次IPO拟募资4.5亿元,将用于悬浮培养口蹄疫灭活疫苗项目。生产类、研发类项目占比均超三分之一,合计占比67.12%。根据对科创板337家上市企业1271个募投项目进行分析汇总,大象研究院将这些企业的募投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生产类项目、研发类项目、升级改造类项目、营销类项目、信息化建设类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含补充营运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储备类项目、股权收购类项目。科创板开市以来,截至9月10日,共有337家企业上市,共披露了1271个募投项目,具体如下:其中生产类项目数量最多,共计431个,占比33.91%;
研发类项目数量次之,共计413个,占比32.49%;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数量为230个,占比18.10%;
升级改造类项目数量为89个,占比7.00%;
储备类项目数量为12个,占比0.94%;
股权收购类项目数量为1个,占比0.08%。
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生产类项目拟募集资金占首发募集资金比重最大,占比44.61%从首发拟募集资金来看,这337家上市企业的IPO募投项目中,生产类项目拟募集资金占比最大,合计拟募集资金1593.16亿元,占比44.61%;其次是研发类项目,合计募资965.34亿元,占比27.03%;
排名第三位的是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合计募资674.70亿元,占比18.89%。
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此外,设计研发类项目的企业数量最多,337家上市企业中有283家企业在IPO募投项目中设计了研发类项目,占比达83.98%,这与科创板“科技创新”的定位吻合,算是A股市场中的“科创特色”。
在这337家企业中,283家企业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类项目,占比83.98%,共计413个项目,研发类项目募集资金占企业募资总额比例的中位数为24.06%,平均值为32.38%。其中,普冉股份、奥来德、震有科技、凌志软件、普元信息、晶丰明源、热景生物、力合微、格科微、特宝生物,10家企业计划将所有募集资金均用于研发类项目。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在这337家企业中,221家存在募投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含补充营运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的情况,占比65.58%,募投补流占企业募资总额比例的中位数为22.67%,平均值为23.51%。
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1、221家企业补流比例情况
超过7层的企业,IPO募投之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的比例仍保持在30%以内的水平,只有极少数的IPO上市企业募投项目中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的占比超过50%。
在这221家企业中,补流比例超过50%的有8家,占比3.62%,8家补流比例超过50%的企业分别是:通源环境、万德斯、昀冢科技、三孚新科、天合光能、路德环境、力源科技和亚辉龙。其中,通源环境补流比例位居第一,占比80.48%;
补流比例在30%-50%的有46家,占比20.81%;
补流比例在20%-30%的有78家,占比35.29%;
补流比例在10%-20%的有59家,占比26.70%;
补流比例小于10%的有30家,占比13.57%;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补流比例在20%-30%的占比最大。
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2、221家企业补流资金前十名
221家企业募投项目中补充流动资金(含补充营运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的金额合计674.70亿元,其中补流金额前十的企业如下:
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2020年2月14日,证监会《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修订版)》,上市公司应综合考虑现有货币资金、资产负债结构、经营规模及变动趋势、未来流动资金需求,合理确定募集资金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规模。
通过配股、发行优先股或董事会确定发行对象的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的,可以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通过其他方式募集资金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比例不得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对于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企业,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超过上述比例的,应充分论证其合理性。
而在IPO阶段,监管层目前并没有对企业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比例做出明确规定,比例可以由企业自行决定。因此,大多数上市公司在IPO阶段补流的比例参考再融资的限制,将补流资金保持在30%以下。也存在部分上市公司由于资金周转慢、资金流动性较差等行业或自身经营特点,在IPO阶段补流比例超过30%的情况。但是过高的补流比例,会让投资者感觉企业资金过于紧张,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产生疑问,从而影响到企业的上市融资。因此,企业在IPO阶段,应同中介机构一起,结合自身所在行业特点与经营需求,对募集资金进行合理分配,设置合理的补流比例。
在这337家企业中,261家企业将募集资金用于生产类项目,占比77.45%,共计413个项目,生产类项目募集资金占企业募资总额比例的中位数为60.04%,平均值为57.48%。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在这337家企业中,67家企业将募集资金用于升级改造类项目,占比19.88%,共计89个项目,升级改造类项目募集资金占企业募资总额比例的中位数为35.99%,平均值为39.58%。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在这337家企业中,65家企业将募集资金用于营销类项目,占比19.29%,共计69个项目,营销类项目募集资金占企业募资总额比例的中位数为11.89%,平均值为15.57%。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在这337家企业中,26家企业将募集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类项目,占比7.71%,共计26个项目,信息化建设类项目募集资金占企业募资总额比例的中位数为7.13%,平均值为8.59%。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在这337家企业中,12家企业将募集资金用于储备类项目,占比3.56%,共计12个项目,储备类项目募集资金占企业募资总额比例的中位数为30.41%,平均值为35.68%。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在这337家企业中,1家企业将募集资金用于股权收购类项目,占比0.30%,共计1个项目,股权收购类项目募集资金占企业募资总额占比24.13%。
具体情况如下:
数据来源:Wind(与实际招股书有差异)、大象IPO整理
募投项目是企业能否IPO上市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募集资金运用是招股说明书4大核心章节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章节。
科创板作为改革“试验田”,包含着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创新和科技创新,能成功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必有其依据。研究已上市企业的募投项目和募集资金运用情况,对于拟上市科创板的企业具有指导意义,针对性提高企业过会通过率。
其次,据上交所官网显示,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合计研发投入金额达到254.03亿元,剔除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公司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4%。
分析337家科创板已上市企业募投项目,发现设计研发类项目的企业数量最多,占比高达83.98%。
可见,研发是科创企业发展的核心内驱力,同时也是拟上市科创板审核的重点。所以对于拟上市科创板的企业而言,注重研发投入,或是IPO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