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北交所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北交所《上市规则》,发行人申请公开发行并上市的,应为在全国股转系统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挂牌公司。公司挂牌满一年后,需根据上市审核程序完成上市流程。
而进入创新层的常用财务指标为:连续两年每年都要1000万以上的利润,或者两年营收1.2亿,持续增长,复合增长率50%(指的是第三年是第一年的2.2倍)。
据市场传闻,北交所IPO在业绩方面有着“隐形”监管要求,拟上市企业报告期最近一年扣非净利润要在3000万元以上。
那么,传说中的北交所上市3000万隐藏净利润红线存在吗?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
据大象研究院统计,截至2022年3月21日,北交所共有89家上市公司,其中2020年上市41家,2021年上市41家,2022年上市7家。
北交所企业上市前一年扣非净利润各区间数量及占比如下:
数据来源:大象研究院
北交所89家上市企业中,扣非净利润为负的仅有1家,占比1.12%;
扣非净利润1千万-2千万之间2家,占比2.25%;
扣非净利润2千万-3千万之间17家,占比19.10%;
扣非净利润3千万-4千万之间23家,占比25.84%;
扣非净利润4千万-5千万之间17家,占比19.10%;
扣非净利润5千万-6千万之间9家,占比10.11%;
扣非净利润6千万-7千万之间8家,占比8.99%;
扣非净利润大于7千万的有12家,占比13.48%。
据大象研究院统计,目前北交所已上市的89家公司报告期最近一年净利润平均数为5500.17万元,中位数4035.49万元。
北交所上市企业中,唯一一家净利润为负的企业是2020年11月24日上市的诺思兰德,其2019年扣非净利润为-4584.72万元。据悉,诺思兰德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专业从事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蛋白质类药物和眼科用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净利润最高的是2020年7月27日上市的“贝特瑞”,其2019年扣非净利润为3.86亿元,贝特瑞是上市公司中国宝安的控股子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是全球主要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之一,也是国内第一家将天然石墨深加工产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企业。
北交所传说中的净利润红线,实际占比情况如下:
从上市企业数量占比看:
北交所上市前一年扣非净利润1000万以下的企业仅占1.12%;
扣非净利润2000万以下的企业仅占3.37%;
扣非净利润3000万以下的企业占比22.47%;
扣非净利润5000万以下的上市企业数量占比高达67.42%,非常符合北交所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定位。
首先,上述数据证明,交所上市3000万的隐藏净利润“红线”不存在。
其次,企业现有的盈利能力对于北交所IPO不是决定性指标,但净利润太低显然也不容易上市。企业如果有意申报北交所,扣非净利润规模起码要在2000万之上,最好保持在3000万以上,要知道目前已上市企业中约有八成达到了3000万的标准。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有4000多万家企业,其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2万家,从上市难度来看,北交所可以说是净利润偏低企业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