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至今VC/PE战绩盘点:高瓴、深创投交替第一,医疗健康行业账面回报倍数最高
日期:
2022-04-28
浏览次数:
258
去年以来,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现象屡屡出现,上市企业背后的一众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显得有点失落。
破发频繁的日子里,有人开始重新考虑并购市场,有人选择冷静审视市场,寻求真正市场需求和痛点,接下来大象君将以并购及VC/PE机构为主题,为各位展现IPO背后的分化背景和原因,本篇主要讲述VC/PE机构。
以下是大象君研究了自去年到今年一季度的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的情况,分机构投资的市场情况及IPO退出后概况两部分为大家展示最真实的市场动态。
2021年,中国VC/PE市场投资案例数量9171起,同比上升17%。投资案例规模达2330亿美元。这是自18年以来资管新规出台及紧接疫情后的首次上升,2021年在疫情的有效控制和政策完善支持下,市场整体回温显著。来到2022年一季度,在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国际形势不稳定、新冠植株变异疫情形势升级等背景下,投资案例及投资案例规模双双减缓。
市场上的规模起起伏伏,市场内有什么动态值得留意呢?2、项目排行情况
以融资金额、估值大小为维度来衡量项目,2021年的最值得关注的项目情况如下(一季度项目情况单薄,不例入对比参考):
估值前三的行业分别为:细分领域为社交社区的小红书;细分领域为快递服务的极兔快递;细分领域为互联网物流的货拉拉。
融资金额前十项目
融资金额前三的行业分别为:细分领域为物业投资的小红书;细分领域为电池服务的蜂巢能源;细分领域为快递的极兔快递。
以交易数量(起)来衡量各地区的活跃度,中国VC/PE市场各地区上又有什么样的特点?2021年活跃度最高的为上海,其次为北京、第三名为广东。其中值得留意的有两点,一是排名第六位的四川省在交易数量及规模上都与第五名的浙江省相差超一倍,市场分层明显;二则是北京虽然交易数量跑输上海,但交易规模却高出上海一大截。结合前面提到的融资排名前十的项目情况,上海的项目上榜3家,北京上榜0家,我们得出一个可能性,即2021年中国VC/PE市场的上海市的项目很大概率存在两级分化的情况。
2022年一季度的地区活跃情况,前四名与2021年保持一致,仍旧为北上广及江苏省,活跃度上几个地区前后次序有变动,江苏省从2021年的第四名逆袭为第一,除此之外其余地区排序上递延后与2021年一致。
2021年共有613家中企实现IPO上市,其中有415家上市公司背后有VC/PE机构背景,渗透率为67.7%,同比情况基本持平,仍在十年峰值;2022年一季度IPO节奏整体减缓,相应地VC/PE支持的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也有所回落,共计97家中国企业成功上市,其中有72家具备VC/PE背景的中企上市,VC/PE机构的IPO渗透率为74.23%。
其中,2021年至2022年Q1的成功IPO后退出的账面回报额总规模11282亿元。2022年Q1账面回报总规模和平均账面回报率均有所下跌,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医疗健康及IT信息化板块。
在各大VC/PE机构在2021年及2022Q1季度的战绩表现上看(统计机构仅以VC/PE阶段投资IPO数量8及8家以上的机构):深创投及红杉中国并列第二,参投的企业中共计皆有24家成功IPO;第三为中金资本及腾讯投资并列,参投的企业中皆有21家成功IPO。
2022年Q1季度出了现了新情况,中部机构迎来春天,最多有21家机构参投超过3个IPO项目,其中深创投参投8家IPO夺冠,中金资本、毅达资本分别参投7家、6家排名第二第三。
根据大象研究院统计表明,2021年的VC/PE渗透率分行业看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领域上都超八成,在疫情及国际形式催化下,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账面退出额均超千亿,机构参投积极度活跃。
总结去年到今年一季度的行情来看,整个市场呈现回暖的趋势,经历前三年国际政策实施后,从高速度外延式扩张转变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过程,接下来中国的私募股权市场将在新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结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到支持创新创业和转型升级,并强调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对于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从中也能瞥见国家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和向好的决心。
转换形态型后的VC/PE机构,能否承受住迎接市场的考验?在经历了2021年的第一波回温后,迎来稍遇冷一季度后,市场的走向似乎更加的扑所迷离。
未来的私募股权市场,机构们除了足够的前瞻性研究和资源整合能力,或许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