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1家IPO排队一年,就过过过过过过过过过会了!
截止到2017年6月19日,证监会已经审核了252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212家获得通过,32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5家取消审核,2家在上会前撤回申报材料,通过率为84.13%。
今年以来,新股审核显著提速。
尽管如此,但据前瞻君统计,目前大部分上会企业都是已排队了一年半--两年的企业较多。但,2017上半年居然有11家企业从申报到IPO过会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
一年?这速度让多少IPO企业羡慕嫉妒恨!
这11家过会IPO上市地点、保荐机构、排队时长、预先披露时间(受理日)及过会日如下:
从表格可以看出,这11家IPO企业从申报到过会平均用时仅需一年左右的时间。
但据前瞻君(ID:qianzhanipo)的统计了解到,2016年的上会企业,申报到上会平均经历753天(约2年),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申报到上会平均时长782天,803天,688天。
单是在时间上,就比去年的排队时长缩短了一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1家企业里面,大多数都是拟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保荐机构方面来看,其中中信建投证券服务3家,广发证券和安信证券均服务2家。
同样是排队,为什么他们过会仅只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是有绿色通道吗?是有潜规则吗?还是他们有什么特殊原因?
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很明显,在这11家企业中,用时最短的是西藏卫信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排队受理到上会时长不到8个月。)。毫无意外,它是因为享受了IPO绿色通道。
但是,前瞻君想说的是,西藏卫信康医药这家IPO也是个心机boy!
你以为它是个“土生土长”的西藏企业吗,其实它不是。
1
西藏卫信康医药——为了走绿色通道,4年前迁址西藏
上年11家企业从申报到IPO过会仅一年,而西藏卫信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排队受理到上会时长不到8个月。
西藏卫信康医药排队时间最短(仅216天),是因为这家企业来自西藏,注册地址为位于国家级贫困县地区而享受“即报即审、审过即发”IPO绿色通道政策。
前瞻君(ID:qianzhanipo)公开资料了解,西藏卫信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卫信康”)是一家以化学药品制剂及其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注册地址是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其前身是设立于2006年的大同市普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由张宏、刘烽以现金共同出资5万元设立。
2013年8月份,西藏卫信康医药迁址到西藏拉萨,随后陆续完成成了名称、住所等一系列的变更。
由于“身”在西藏,卫信康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获得了不少税收方面的优惠。卫信康招股书显示,2011年1月份西藏自治区下发通知,对设在该区的各类企业,2011年至2020年期间按照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014年5月1日下发的通知显示,西藏自治区内企业统一执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企业所得税15%的税率,并且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暂免征收该区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地方分享的部分。
IPO绿色通道政策、税收双双助力IPO上市。
除了拥有绿色通道的西藏卫信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其他的都是正常排队上会。
排队一年就能过会!你羡慕吗?
那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排队进度,为此,前瞻君做了一番调查整理给IPO企业了解……
2
影响企业排队时长主要因素及建议
一、影响IPO企业排队时长主要因素
1.是证监会审核政策。
IPO审核节奏主要受证监会政策影响,2013年IPO暂停一年,2014年IPO重启,2015年上半年审核进度加快,2015年下半年新股暂停发行,2016年上半年恢复发行但节奏较慢,2016年下半年审核进度加快,2017年上半年审核进度进一步加快。前面11家企业都在2016年5月份之后申报,赶上了审核节奏和发行节奏较快的黄金时期。
2.是IPO企业本身的规范程度。
预披露更新到上会排队时长差异的主要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下反馈时间,申报到预披露更新阶段是预审员审核的主要时期,反馈时间受证监会审核政策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是反馈难易程度,不同企业规范程度不同,因此反馈次数,和反馈问题的解决时长存在较大差异。
3.是企业和中介机构的配合程度。
在IPO申报、年报更新、反馈回复和上会的整个过程,中介机构需要出具各种申报文件,需要企业配合提供各种底稿和统计数据,中介机构的效率素质、企业的配合程度一方面影响IPO流程完成的快慢,另一方面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二、建议
1.是选择恰当的申报时间。
何时申报一方面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和规范程度,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证监会的政策情况,2014年重启IPO后,一批企业抓住机会及时申报,大部分在2016年完成了IPO上市,相反一部分企业在2015年下半年IPO暂停发行时犹豫不决,2016年恢复发行并在下半年加速审核,2017进一步加快审核,后悔莫及。因此关于政策时机,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前瞻IPO建议,除非IPO处于暂停期间,达到申报条件,企业应尽早申报上市。
2.是规范企业经营,提升企业业绩。
IPO在审期间,拟上市企业一方面要规范经营,低调行事,尽量避免发生重大违法、诉讼纠纷、媒体不利报道等事件。另一方面,规范财务,努力提升企业业绩,避免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3.是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的相互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建议中介机构尤其是保荐机构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拟上市公司则需要及时为中介机构提供准确完整的底稿资料和统计数据,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董秘、财务总监等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监督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