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保荐代表人哪家多?谁人均创收多?

日期: 2020-06-10
浏览次数: 27

证券公司在企业改制上市中的主要职责是设计筹划改制企业的股票上市,主要工作包括:参与企业改制方案设计和制定,对拟发股票的改制企业进行上市辅导,草拟、汇总和报送发行上市的所有申报材料,组织承销上市企业的股票,承担发行上市的组织协调工作。可见,证券公司在资本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科创板开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精选层转板等一系列制度的推出以及改革,相关投资银行迎来新一轮的风口,顺势开启的投行业务增长态势可观,“精品券商之路”也正在往更加专业、更加注重行业的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通过相关券商的保荐代表人数量和保荐业务数量的统计与比较,也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证券行业的较量,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一、保荐代表人数量排名


 

根据中国证券行业协会信息公示的数据,截止至6月5日,全国证券公司有效保荐代表人共4085人,分别分布在99家证券公司,保荐代表人数量分布不匀,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


保荐代表人数量200-300人:2家(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

保荐代表人数量100-200人:11家

保荐代表人数量100人以下:86家

 

前十名证券公司的保荐代表人数量为1748人,占保荐代表人总数的43%;前二十名证券公司的保荐代表人数量为2616人,占保荐代表人总数的64%。

 

保荐代表人数量排名(截止至2020年6月5日):

盘点:保荐代表人哪家多?谁人均创收多?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行业协会

 


二、保荐机构业务数量排名




从2020年1-5月国内的IPO(含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业务数量统计排行上看, 业务数量最多的是中金公司(10家),中信证券(9家)、光大证券(8家)紧随其后。前十名证券公司的保荐业务为75个,占保荐业务总数的81%。

 

2020年1-5月保荐机构业务数量排行:

盘点:保荐代表人哪家多?谁人均创收多?

数据来源:wind;统计制图:大象IPO




三、两个维度排名看竞争力



(1)2020年1-5月保荐费用及单个项目平均收费排名
 
从保荐机构平均每个项目平均收入情况看,今年前5个月中金公司以7亿元排名行业第一,共10个业务数量。

中信建投以5.99亿元的收入排名第二,在前五个月共有9个项目数量,项目平均收费为6657.69万元。

排在第三的是国金证券,保荐承销收入3.99亿元,平均每单收费5693.27万元。



盘点:保荐代表人哪家多?谁人均创收多?

数据来源:wind;统计制图:大象IPO


(2)人均保荐收入排名

 

以保荐费用前十为基准,从保代数量的人均收入排名的角度看,人均保荐收入前十中,中金公司以人均560.31万元排名第一,光大证券(332.96万元)和兴业证券(311.76万元)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保荐代表人数最多的中信证券,人均保荐费为96.23万元,竞争较为激烈。

盘点:保荐代表人哪家多?谁人均创收多?

数据来源:wind;统计制图:大象IPO



四、行业分化加快,马太效应显现



从以上统计我们不难看出,IPO业务数量排名前二十的保荐机构基本与保荐代表人数量排名前二十的保荐机构一致。在行业竞争日渐激烈的背景下,证券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马太效应”显现

 

保荐代表人分布集中,显现出头部券商资源的整体靠向。也许定义“垄断”尚且太早,但头部券商“强者恒强”愈发突出,业务数量博弈下券商的吸金能力也愈加突出。大券商整体保荐代表人和业务数量显著大于小券商,行业分化趋势明显。

 

2. 价值转向,创新促发展


随着科创板开通、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创新制度和创新产品逐步落地,证券行业将被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激发市场的风险偏好。种种风向将对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券商日益分化的同时,创新能力也是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保代考试的门槛和难度大大降低,未来,保代的工作将转向价值发现和创造。保荐代表人在熟悉经济、金融市场相关政策、法规、产品及工作规程的过程中,将被要求更加快速输出自己的能力。

 

除此之外,熟悉证券发行与承销有关知识及投行业务的新动向,擅长财务分析、企业估值和融资方案设计,具有较强的项目运作能力;优秀的投行团队管理经验和较强市场开发能力也是未来新一代保代群体的“硬实力”所在。



Copyright ©2018 - 2019 深圳大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
公司地址:中国·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6008号深圳特区报业大厦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