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3月23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发布,将创新摆在产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同样聚焦氢能制备、储存、输运、应用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装备自主可控能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入融合发展。产业发展,技术先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实现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氢储能技术氢能产业以制氢、储氢为发展前提。其中氢储能技术是通过电解水制氢,将电能转化为氢能储存起来的储能方式,包括电解水制氢、储氢两个环节,是目前众多氢气来源方案中碳排放最低的工艺。电解水制氢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是目前规模化制取绿氢的唯一方法。目前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转型已初具规模,但由于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存在“间歇性”,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在大规模利用时较难平衡波动的电力需求,因此,以稳定的氢气化学能形式储存,被认为是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电解水制氢具有工艺简单、无污染、氢气纯度高等优势,能够很好的与可再生能源结合,从而大幅度降低制氢成本。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为碱性电解水制氢(AWE)、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PEM)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碱性电解水技术:碱性电解水技术是以KOH、NaOH水溶液为电解质,采用石棉布等作为隔膜,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将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其中,碱性电解槽是碱性水电解制氢的关键设备,由镀镍的铁电极或镍系金属电极、石棉或聚酯系材料等多孔质隔膜构成。 PEM水电解电解技术:用电流将水分解成气态氢和氧,核心是质子交换膜,质子导电率高,透气性低,在高电流密度(超过2A/cm2)、大功率输入(瓦到兆瓦)和高压下可以实现运行。固体氧化物电解技术:高温水蒸汽进入固体氧化物电解槽后,在阴极处被分解为氢离子和氧离子,其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氧离子则通过传导氧离子的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到达阳极,生成氧气。在上述三种水电解方法中,碱性电解水制氢是目...
    2022 - 04 - 27
  •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规划》确定了氢能清洁低碳发展原则,提出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氢体系,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严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氢。在氢能利用途径中,制氢是前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在制氢环节,目前国内制氢以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为主,太阳能制氢、生物质制氢等技术处于研究和示范阶段。按照碳排放量的不同来分类,氢能制备可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灰氢:氢能产业起步阶段制备技术成熟,但长期不可取定义:一般来说,利用化石能源如煤炭等制取的氢气,制备过程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碳排放产生,故将其称之为灰氢。国家能源集团以煤化气制氢碳排量为基准来确定特定限值即以煤化气制氢的碳排放量29.02 kg CO₂/kgH₂为基准。工艺:灰氢制备技术成熟,通过气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再经水煤气变换分离处理以提取氢气。优缺点:制备方法成本较低,操作方法简便,所需设备较少,可满足大规模化制氢要求,是国内生产的主要氢气类别,缺点是在制取过程中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污染环境,目前所生产的氢能基本全部用于工业领域。发展趋势:尽管在当下的技术条件下,灰氢制取已规模化,但由于生产过程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污染环境,被视为不完全清洁的“灰氢”,因此长期来看灰氢路径并不可取。蓝氢:氢能产业过渡阶段存在局限性,短期具备发展空间定义:蓝氢,是在灰氢制备过程中采用无碳的技术手段,通常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的温室气体排放值低于14.51kg CO₂e/kgH₂。工艺:主要由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生而来,通过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进行处理所得,是氢能产业的过渡阶段。优缺点:蓝氢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电力需求较低,第二是融入了碳捕获与储存(CCS)技术。因...
    2022 - 04 - 27
  • 任何一个新能源产业,包括能源革命的企业,它的出现都是跟国家政策紧密相连的。大象研究院整理了从2016年到2022年3月份,国家层面所发布的跟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有关的政策,大概有35个相关度非常大的顶层文件推动,不断循序渐进地加码,催化氢能万亿市场提速。在国家顶层的重点的规划中,最新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目标里面,氢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未来发展的方向已经定调,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已经做得比较完善,接下来如何实施落地,就看各个地方政府的具体安排。 而实际上在过去两年中,全国已有接近 40 个城市相继发布了跟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有关的政策,所出台政策主要聚焦在氢燃料汽车的推广、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氢能示范城区的打造。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循环和更新着整个氢能产业。试验推广到产业化阶段早在2001年,我国就确立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项目,建立了“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这三类电动汽车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为“三横”。2006年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被写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但在2014年以前都属于试验推广阶段。随着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逐渐成熟,中国在燃料电池领域的规划纲要和战略定调已经出现苗头,支持力度逐渐加大。2014年我国发布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2014-2020年)》氢能与燃料电池正式确认为国家能源科技创新战略方向,自此开启了产业化发展阶段。氢能基础设施发展路线图出台氢能产业基础设施是发展氢能的前置条件,因此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着力点开始布局。2016年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著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正式发布。蓝皮书通过对比国内外加氢站等基础...
    2022 - 04 - 27
  • 什么是传感器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将所有半导体按照结构功能划分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与传感器四大类。数据来源:WSTS、大象研究院整理传感器是我们《芯片知多少》系列文章介绍的最后一种半导体器件,虽然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2020年的统计数据传感器市场份额仅占半导体产品总市场份额的3%,但传感器的存在使得物体活了起来,有了能够感知光线、气味、压强的能力。模拟信号处理过程资料来源:纳芯微招股说明书从系列的模拟芯片一文中我们曾经介绍过模拟信号的处理过程,模拟信号经过放大器、模数转换器(ADC)与接口后变为数字信号,随后由数字芯片进行处理。传感器将收集模拟信号的敏感元件与后续进行微弱模拟信号处理的模拟电路甚至处理数字信号的数字芯电路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实现模拟信号的收集、转换、处理。由于自然界中模拟信号种类众多,相应的传感器也种类众多,我们在本文中主要介绍CMOS图像传感器与指纹识别芯片,以及这两大领域的龙头企业韦尔股份与汇顶科技。CMOS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进行收集并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则是图像传感器中最为广泛使用的工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与大规模生产等优势,在图像传感器中占有90%以上的市场份额。CMOS图像传感器(CIS)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与安防领域,是摄像头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各下游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中,智能手机为73%,汽车为10%,安防领域为4.1%。智能手机摄像头模组示意图资料来源:公开资料2019年CMOS图像传感器各下游领域占比资料来源:格科微招股说明书CIS的国内龙头企业为韦尔股份,韦尔股份原先从事半导体分销业务,通过分销业务对下游客户需求的了解逐步向设计业务拓展。2019年公司收购世界排名第三的CIS企业豪威科技切入传感器领域,2020年全球的CIS市场份额为12%。CIS的市场竞...
    2022 - 04 - 27
77页次5/20首页上一页12345678910...>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深圳大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
公司地址:中国·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6008号深圳特区报业大厦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