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概览
1、定义及分类
卫星是环绕地球或其他行星在空间轨道运行的无人航天器,具有广泛的功能和应用领域。除部分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外,卫星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中商业用途数量最多,并有多种分类方式,可以按用户群体、波束数量及轨道高度进行分类。按照轨道高度,卫星主要分为低、中、高轨三大类。其中,低轨卫星主要指运行在低地球轨道(距离地面500-2000km,LEO)的卫星,具有距离近、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发射灵活、应用场景丰富、整体制造成本低等优势。
图表1:卫星依用途分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图表 2:通信卫星分类
数据来源:ITU,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图表 3:卫星轨道细分分类
数据来源:ITU,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2、发展历程:行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全球卫星通信设想首次提出,美国和苏联开始展开探索。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低轨通信星座开始盛行,并与地面通信网络正面交锋,LEO星座正式启动全球通信服务。2000年开始进入产业发展阶段,OneWeb成立以及SpaceX星链计划提出,低轨星座研究迎来第二次发展浪潮。中国卫星通信事业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期间,多种试验卫星发射。2000年开始进入探索和发展阶段,“卫星互联网”“鸿雁”“虹云”等计划提出。
图表4:低轨卫星通信行业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报告》涵盖了卫星通信、低轨卫星通信行业的定义及分类、低轨卫星系统基本构成与原理、发展历程、产业政策、技术特点等内容,更多内容参见完整版报告。
二、行业现状
1、全球卫星通信市场分析
受益于各国低轨星座卫星的大规模发射,全球卫星通信产业市场规模近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SIA数据,2022年全球通信卫星产业市场规模达2,811亿美元,同比增长54.2%。根据UCS Satellite Database数据,2022年LEO(低轨卫星)通信数量占比高达89%,MEO(中轨卫星)、GEO(高轨卫星)通信数量占比仅为2%和9%,低轨卫星已逐渐成为主流方案。
图表5:2017-2022年全球卫星通信产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SIA,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图表 6:2022年卫星通信数量占比
数据来源:UCS,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2、中国卫星通信市场分析
现阶段,我国LEO(低轨卫星)数量占比高达87%,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仍处于建设早期阶段,为抢夺太空资源,多个低轨卫星星座计划相继启动,我国卫星通信产业有望伴随低轨卫星建设而爆发,2022年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市场规模达到894亿元,2025年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2,327亿元。
图表7:中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图表 8:中国卫星通信数量占比(截至2020年7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3、全球卫星通信行业竞争格局
现阶段,卫星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仍由多家主要国际卫星运营商和技术公司主导,其中,尤为显眼的是星链Starlink,其背后SpaceX公司凭借丰富的卫星发射经验、尖端的通讯技术,以及其宏大的星座规模,无疑已站在了全球通信卫星领域的领先位置,截至2022年4月,在轨通信卫星数量已达2,000余颗。Oneweb紧随其后,目前在轨卫星数量已达400余颗,也已接近部署完成。
图表 9:全球卫星通信行业在轨通信卫星运营商竞争格局(截至2022年4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4、中国卫星通信行业竞争格局
卫星制造和应用行业参与企业众多,以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军工中央企业构成了行业第一梯队,这些企业主要负责卫星研制、生产及总装,还涉及一些原材料、电子元器件和一些地面设备的生产。行业第二梯队主要由航天五院、八院、中国卫星等国有科研院所和一般国有企业组成,这些机构和企业主要负责卫星研制以及运营。行业第三梯队包括长光卫星、星网宇达等民营企业,该类企业主要负责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的应用环节。不同梯队间企业在核心技术和企业实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参与各有偏重。
《报告》涵盖了卫星通信行业、低轨卫星通信行业的市场规模、细分领域市场情况、竞争格局、竞争壁垒等内容,更多内容参见完整版报告。
三、产业链分析
1、低轨卫星通信产业链图谱
卫星通信是规模最大的卫星类型与应用,产业链业态丰富,链条长,参与者众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卫星通信的基础设施,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等环节;产业链中游是卫星通信运营商,提出卫星方案服务、资源服务、产品服务等,实现客户需求;产业链下游是卫星应用,可分为政府用户、行业用户与个人用户。
图表10:低轨卫星通信产业链图谱
数据来源:专家访谈,大象研究院
2、上游: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
由于地球低轨轨道以及频率资源有限,国际卫星界遵循“先占先得”的理念。美国SpaceX星链计划给我国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为积极缩小国际差距,我国市场参与者结构发生变化,业内优秀的民营企业正快速崛起,卫星制造产业成长前景广阔。预计到2029年,我国卫星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40亿元。
图表 11:2021-2029年我国卫星制造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3、下游:卫星应用
通信卫星按照用户群体可分为商用、政府、民用、军用通信卫星。政府用户一般用于应急通信、自然资源勘察等场景;行业用户则包括航空公司、物流企业和海洋作业中的,可覆盖军用和民用需求,既可提供海洋、边远地区等的通信服务,也可支持手持终端、宽带便携通信终端、移动车载通信终端等。
(1)应急通信
出现重大自然灾害情况时,地面网络通常处于瘫痪状态,而卫星通信不受地域、覆盖等因素限制,可实现快速实时连接,而且还可以与地面网络互联互通,把灾情顺利向外部传递,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展开工作。此外,卫星通信还可以实现对河水水位流量、农业病虫害、森林火灾、地震数据等极端气象的灾害预警。中国应急通信产业2021年的市场规模约为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到2023年,我国应急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2.5万亿元,随着5G、量子通信等新技术的发展,应急通信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图表12:2018-2023年H1我国应急通信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2)消费电子
自华为发布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智能手机后,国际上卫星运营商及卫星公司开始规模化部署手机直连卫星,卫星通信功能或成为未来新发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并逐步应用于智能手表等其他消费电子产品。我国是消费电子产品的全球重要制造基地,消费电子产销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到1.95万亿元,市场规模庞大,预测2026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将增至2.96万亿元。
图表 13:2017-2026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查询,大象研究院
《报告》涵盖了低轨卫星通信产业链情况,对上游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行业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下游应用应急通信、机载卫星通信、船载卫星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发展情况,更多内容参见完整版报告。
四、代表公司介绍
1、中国卫星
公司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具有天地一体化设计、研制、集成和运营能力,旗下有航天东方红、航天恒星科技等多家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依托“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平台,公司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卫星及卫星应用装备制造等方面拥有较为雄厚的研究开发实力,研制与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深圳、西安等地,同时具备关键系统、核心部组件与产品的研制交付能力以及为用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数据服务能力。
2、国博电子
国博电子主要从事有源相控阵 T/R 组件和射频集成电路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目前国内能够批量提供有源相控阵 T/R 组件及系列化射频集成电路产品的领先企业,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主要客户为各科研院所和整机单位、移动通信设备制造商等。
《报告》涵盖了低轨卫星通信行业的代表公司,包括公司介绍、财务状况、业务布局、主要产品、竞争优势、技术水平等,更多内容参见完整版报告。
本行业完整版研究分析详见大象研究院《低轨卫星通信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