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负极材料的技术路线梳理
相比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在锂电池中的成本占比较低,通常不超过电池的15%,但负极材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锂电池的首次效率、循环性能等,是锂电池的重要构成之一。
负极材料的技术路线可以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两种,目前石墨化碳中的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是被最为广泛使用的负极材料,根据高工锂电的统计,2020年,这两者占我国负极材料总出货量的97.03%,其中人造石墨占比81.35%,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在其他新材料中,硅基负极材料是热门的技术路线,目前多家从事负极材料生产的上市公司已经着手研发试验并小规模生产,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负极材料的技术路线分类具体如下:

二、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上市公司汇总
我国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生产国,2020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53万吨,中国生产的负极材料出货量占比69.81%,其余的市场份额则主要被日本、韩国占据。
目前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技术路线以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为主,部分企业正在开发硅基负极材料、复合石墨等新型材料,其中贝特瑞、科达制造、杉杉股份或已经完成硅基负极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凯金能源、璞泰来、杉杉股份已经完成复合石墨的规模化生产。
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众多,行业内主要的上市公司如下:
公司简称 | 股票代码 | 上市时间 | 主营业务 | 技术路线 |
凯金能源 | A19206.SH | 待上市 |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商,专注于人造石墨和复合石墨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成为全球优秀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 | 人造石墨、复合石墨 |
尚太科技 | A21319.SZ | 待上市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及碳素制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 | 人造石墨 |
翔丰华 | 300890.SZ | 2020-9-17 |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先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公司现产品主要是石墨负极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包括动力(电动交通工具,如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3C消费电子和工业储能等锂电池领域 | 天然石墨、人造石墨 |
贝特瑞 | 835185.OC | 2020-7-27 | 公司属于新能源新材料——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制造业,是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硅基负极材料、软碳、硬碳 |
璞泰来 | 603659.SH | 2017-11-3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及自动化工艺设备,在负极材料、涂覆隔膜、铝塑包装膜及自动化工艺设备等领域进行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 | 人造石墨、复合石墨 |
欣源股份 | 839229.NQ | 2016-9-22 | 公司立足于薄膜电容器制造业,主营业务为薄膜电容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全资子公司内蒙古欣源石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于石墨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 |
易成新能 | 300080.SZ | 2010-6-25 | 公司坚定走“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战略,新能源行业主要业务有:高效单晶硅电池片生产与销售、锂电池的生产与销售、太阳能电站的运营,新材料行业主要业务有: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负极材料的生产与销售 | / |
国民技术 | 300077.SZ | 2010-4-30 |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涵盖两大领域:集成电路领域及新能源负极材料领域 | 人造石墨 |
中科电气 | 300035.SZ | 2009-12-25 | 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为“锂电负极+磁电装备”双主营业务。 | 人造石墨 |
科达制造 | 600499.SH | 2002-10-10 |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建材机械和海外建筑陶瓷的生产和销售,战略投资以蓝科锂业为载体的锂电材料业务,另有洁能环保设备、液压泵、智慧能源等培育业务 | 人造石墨、硅基负极材料 |
华控赛格 | 000068.SZ | 1997-6-11 | 公司控股子公司内蒙古奥原从事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业务,2020年研发投入228.77万元,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研发 | / |
杉杉股份 | 600884.SH | 1996-1-30 |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正极材料的主要产品有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锰酸锂、三元前驱体等 | 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硅基负极材料、复合石墨 |
三、锂电池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
行业内上市公司的业务布局较为集中,除负极材料外,业务布局一般可能涉及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业务。例外的有两家公司,科达制造的负极材料业务属于战略投资及培育业务,与建材机械、建筑陶瓷的主营业务差异较大;华控赛格的负极材料业务为控股子公司内蒙古奥原的主营业务,与母公司工程建设的主营业务差异较大。其他上市公司负极材料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较高,12家企业中有一半企业负极材料的营收占比超过60%,负极材料是这些公司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另外,相比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毛利率较高,约为20%-36%。
公司简称 | 业务布局 | 负极材料营收(亿元) | 负极材料营收占比 | 负极材料毛利 |
凯金能源 | 人造石墨、复合石墨、石墨化制品 | 14.47 | 88.70% | 人造石墨23.08%; |
|
尚太科技 | 锂电池负极材料、碳素制品、其他 | 4.97 | 72.89% | 35.83% |
|
翔丰华 | 石墨负极材料、其他 | 4.07 | 97.75% | 28.77% |
贝特瑞 |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 | 31.51 | 70.79% | 36.82% |
璞泰来 | 负极材料、锂电设备、基膜及涂覆隔膜、铝塑包装膜、纳米氧化铝、石墨化加工、其他 | 36.28 | 68.70% | 31.09% |
欣源股份 | 电容器、石墨、坩埚、销售材料及其他 | 1.65 | 43.39% | 21.94% |
易成新能 | 石墨电极及相关产品、电池片、石墨产品、工业污水处理、其他 | 0.45 | 1.13% | / |
国民技术 | 芯片类产品、技术服务业务、负极材料销售及加工、其他 | 1.34 | 35.18% | 20.20% |
中科电气 | 石墨类负极材料、连铸EMS、起重磁力设备、中间包、其他 | 7.45 | 76.50% | 34.66% |
科达制造 | 建材机械装备、建筑陶瓷、清洁环设备、锂电材料、融资租赁、其他 | / | / | / |
华控赛格 | 专业技术及运营服务、工程建设、仓租等服务业 | / | / | / |
杉杉股份 |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光伏、其他 | 25.18 | 30.65% | 27.72% |
四、锂电池负极材料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对比
根据相关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负极材料业务营收最高的企业为璞泰来,2020年该业务营收为36.28亿元,另外还有贝特瑞和杉杉股份负极材料业务营收也都超过25亿元,三家公司共同组成行业的第一梯队。凯金能源、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翔丰华四家公司在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处于第二梯队,业务营收规模约在4-15亿元。欣源股份、国民技术、易成新能、科达制造、华控赛格等企业业务规模较小,负极材料业务营收不超过2亿元,业务尚处于培育阶段。
公司简称 | 2020年营业收入(亿元) | 负极材料营收(亿元) | 市值(亿元) (截至2021-9-12) |
璞泰来 | 52.81 | 36.28 | 1224.23 |
|
贝特瑞 | 44.52 | 31.51 | 673.96 |
|
杉杉股份 | 82.16 | 25.18 | 600.59 |
|
凯金能源 | 16.31 | 14.47 | / |
|
中科电气 | 9.74 | 7.45 | 200.35 |
|
尚太科技 | 6.82 | 4.97 | / |
|
翔丰华 | 4.16 | 4.07 | 55.48 |
欣源股份 | 3.80 | 1.65 | 6.69 |
国民技术 | 3.80 | 1.34 | 194.57 |
|
易成新能 | 39.69 | 0.45 | 136.20 |
科达制造 | 73.90 | / | 382.97 |
华控赛格 | 2.29 | / | 33.62 |
五、锂电池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业务规划对比
近期,由于中高端锂电池负极材料供给不足,各公司纷纷建厂扩充产能。其中,璞泰来、杉杉股份扩充的产能量最高,均计划投资80亿元建设20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翔丰华、贝特瑞、易成新能、中科电气、凯金能源、尚太科技等公司也已经拟定了3-10万吨负极材料的扩产计划。另外,华控赛格的负极材料生产项目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进入投产,科达制造检测中心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对负极材料的各项审核。
随着下游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需求扩张,负极材料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迎来需求的快速增长,而行业内公司的扩产计划也进一步印证了负极材料供不应求的市场状况。
公司简称 | 最新动向 | 公告发布时间 |
翔丰华 | 公司签署了《关于建设年产能6万吨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投资协议书》,并将在遂宁市蓬溪县注册成立控股子公司 | 2021-6-7 |
贝特瑞 | 公司拟与福鞍控股公司签署《关于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生产线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合资的方式合作合资公司注册资本,公司拟认缴出资1.53亿元,占合资公司总股本的51% | 2021-8-31 |
璞泰来 | 公司将在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建设新能源电池材料全产业链项目,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四川紫宸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10万吨、二期10万吨共计20万吨负极材料和石墨化一体化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不超过80亿元 | 2021-3-9 |
欣源股份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6000万元投资内蒙古墨烯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2021-1-21 |
易成新能 | 公司与淅川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年产3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充分发挥淅川县丰富的水电资源和电价优势,继续推动公司的战略转型和产业链拓展,快速做大做强高端负极材料产业 | 2021-6-28 |
国民技术 | 与浦项化学签署了《意向书》,浦项化学拟通过受让公司所持斯诺或其子公司部分股权、或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与公司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业务领域开展合作 | 2021-5-31 |
中科电气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20,600.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及4.5万吨石墨化加工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其中负极材料扩产项目投资共8亿元 | 2021-8-25 |
科达制造 | 公司检测中心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各项审核,正式获得检测实验室认可证书,此次CNAS认证的检测领域为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主,共3大类产品、23个参数 | 2021-7-29 |
华控赛格 | 公司子公司内蒙古奥原负极材料项目前期一直处于验收、设备调试及试生产阶段,2021年6月1日,内蒙古奥原正式进入投产阶段 | 2021-7-20 |
杉杉股份 | 公司计划投资四川眉山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80亿元 | 2021-8-3 |
凯金能源 | 公司拟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并用于投资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建设项目,预计投资69057.06万元 | 2021-7-9 |
尚太科技 | 公司拟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并用于投资年产7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预计投资99,547.11万元 | 202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