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仿真行业报告

日期: 2018-09-21

计算机仿真行业报告摘要

一、    行业定义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控制论、系统论、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借助系统模型对实际或设想设备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的综合性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采用建模和物理的方法对真实环境中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影射、描述和复现,基于系统原理和数据,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仿真环境,对客观事物(包括真实环境中的实体或系统、自然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等)进行研究,具有经济、安全、可重复和不受气候、场地、时间限制的优势。按照仿真技术的应用特点可分为计算机仿真测试、仿真模拟训练、虚拟制作等领域。

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计算机仿真所在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代码65),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工信部。按照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所处大行业为 I 类: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细分类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应用行业为计算机仿真行业。

二、    行业发展现状

(一)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及应用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计算机仿真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从国际上来说,仿真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20 世纪50、60 年代,仿真技术开始应用于洲际导弹研制、阿波罗登月计划及核电站运行等。到了70 年代中期,仿真技术开始拓展至民用领域,主要用来培训民航客机驾驶员等。从80 年代开始,仿真技术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开始进入了计算机仿真的崭新时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于仪器仪表、虚拟制造、电子产品设计、仿真训练等生产、生活各方面。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

根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计算机仿真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7版)》,在我国仿真技术自20 世纪60、70 年代首先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这一时期我国自行设计的飞机模拟器、坦克模拟器等相继研制成功,民用领域的火电机组培训仿真系统、化工过程培训仿真系统、机车培训仿真器、汽车模拟器等也相继研制成功。自90 年代开始,以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国内建设了一批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半实物仿真系统,主要用于国防装备研发,如射频制导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红外制导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歼击机工程飞行模拟器等。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对分布交互式仿真、虚拟现实等先进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复杂系统仿真。

三、    行业市场规模

(一)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市场分为铁路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其中铁路交通是指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地方铁路等跨省际城际运行的铁路干线与支线。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地铁、轻轨为主的城市客运用轨道交通形式。公司所在的轨道交通仿真实训系统主要面向铁路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

1、铁路交通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2017年1月发布的《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奋力开创铁路改革发展新局面》,2016年全国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15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完成7,676亿元。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沪昆高铁全线运营,云桂铁路、渝万高铁等重大项目相继投产。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和中国铁路总公司2016年7月共同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为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轨道交通投资与建设的快速发展将导致巨大的人才缺口。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例,根据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每公里地铁需要运营人员约50-70人。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轨道交通人员培训亦进入仿真实训时代。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缺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游仿真实训系统的市场容量。

2、城市轨道交通

(1)运营线路长度持续增加,建设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2016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2016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3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共计开通城轨运营线路133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4,152.8公里,其中地铁3,168.7公里,占76.3%。2016年度新增运营线路长度 534.8公里,同比增长20.2%。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末中国大陆地区有48个城市在建城轨线路总规模5,636.5公里,同比增长26.7%。同时,截至2016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在建线路可研批复投资累计34,995.4亿元。初设批复投资累计28,458.6亿元。2016年度共完成投资3,847亿元,同比增长4.5%,占可研批复投资的11%。

(2)规划规模持续增长,网络化趋势明显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城市轨道交通2016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已获得城轨交通建设项目批复的城市有58个,规划线路总长度为7,305.3公里,规划线路总投资37,018.4亿元,其中50个城市批复规划线路超过2条,线网规模超100公里的城市数量为28个。据不完全统计,规划车站共计4,562座,其中换乘站1,213站,换乘站占比为26.6%,换乘站占比保持较高水平,线路的网络化结构已逐渐形成。

(3)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人才数量相应增加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7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轨道交通人才总体规模将达到30万以上,基本消除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人才缺口,有效满足行业发展要求。

(二)   安全作业

、虚拟焊接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焊接切割设备企业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自2011年266家增长至2015年371家。焊接切割设备投资额亦逐年增长,自2010年的58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272亿元(2013年数据缺失)。焊接切割企业和焊接切割设备投资额的稳步增长,将有力拉动对焊接人才和焊接技术培训设备的需求。

、特种作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传统和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并存,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尤其是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未得到有效遏制。特种作业安全形势同样面临严峻考验,安全仿真实训系统在各安监局、安全教育中心实操考试中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虚拟灭火、低压电工操作等计算机仿真设备主要应用于特种作业安全的实际操作培训和考试。2016年12月,全国安全培训考试体系暨特种作业实操考试点建设研讨班召开。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主任张驎的介绍,截至2016年末,全国32个省(区、市)建成31个省级特种作业安全考试机构,300多个市(地)建成354个考试机构分中心,安全生产知识考试点从2014年的840家增加至1,347家,特种作业实操考试点自2015年8月启动以来已建成559家。随着特种作业安全实操考试点的继续推广和扩大建设,所需安全作业仿真实训系统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三)船舶、军工

、船舶

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的《中国海员信息公告》,目前我国共有航海类院校80所,每年培养的航运毕业生仅有2.1万人。目前我国拥有船员120万人,这一数字包含长江内河船员、渔工等。其中持有远洋商船证书的船员不足17万人,持有A类证书的远洋船长不足5,000人,远洋轮机长也同样不足5,000人,船员资源十分短缺。到2020年,海洋人才资源总需求量预计将超过300万人,其中包括航海类专业和非航海类专业的海事人才。

船员培养是系统性工程,除航海教育和船员培训外,还包括船员的实习、提升、使用等重要环节,还需有船队作支持。如培养一名船长或轮机长,从航海院校毕业的学生需要8-10年的时间。因此虚拟培训的方式,将是解决船员尤其是高级船员缺口的有力补充。

、军工

虽然我国军费支出总体金额较大,但国防开支占GDP比重仍远低于世界主要大国。以北约各国为例,2017年北约各国拟将国防开支占GDP比重提高至2%,我国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3%左右。因此,未来中国国防开支及军费

四、    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一)国际竞争状况

计算机仿真行业为全球范围内竞争的行业。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厂商凭借先发优势和成熟仿真产品,在全球计算机仿真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其中仿真模拟训练领域的主要厂商包括加拿大CAE公司、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国际公司、美国Cubic公司等,这些厂商多为国际知名企业,客户遍布全球,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明显,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具体而言,作为航空培训厂商,加拿大CAE公司拥有民用及军用航班模拟器的安装基座以及全球航空培训网,客户分布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国际公司为全球各政府部门和商业客户提供广泛应用航空电子和通讯产品,包括空战训练仿真系统、飞行模拟仿真系统等。美国Cubic公司为美国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府提供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空中和地面作战训练系统以及安全通信产品,包括海事培训仿真模拟产品、地面作战训练系统、飞行模拟系统等。

(二)国内竞争状况

仿真实训系统产品具有高度专业化、定制化的特点,且需要满足实地应用条件和安全性保证,导致该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对行业内企业在特定领域的经验也有较高需求。具体轨道交通、安全作业、船舶和军工领域客户在进行设备采购时普遍采用市场化招投标制度,对供应商的综合技术实力、行业经验、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均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形成了较高的竞争门槛。各细分产品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下所述:

在轨道交通仿真实训领域,相关市场被公司、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科电子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凯延计算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占据。

在安全作业仿真实训领域,目前市场上武汉湾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竞业达沃凯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徐州硕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玛软件有限公司、青岛希柏润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虚拟焊接产品直接竞争,徐州市广联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申邦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特种作业相关产品直接竞争。


Copyright ©2018 - 2019 深圳大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关注微信
公司地址:中国·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6008号深圳特区报业大厦28